雅芳前大中华区总裁高寿康
进入雅芳24年来,高寿康从行销处长一直做到大中华区及新加坡、韩国总裁,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多高明,只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而已。
显然,这一次他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。雅芳全球企业传讯部副总裁Victor Beaudet13日称,基于遵循《反海外贿赂法》,2008年6月启动的针对中国区业务的内部调查,四位员工被要求在结果出来前进行行政休职。这四名高管中三名为中国区高管。他们分别为中国区总裁高寿康、首席财务官Jimmy Beh和负责公司事务及负责政府公关的C.Q. Sun。
“对于高管团队的变化,我们目前没有可以透露的消息。”雅芳中国公关部今日告诉网易财经。
“但我认为这是在下一步既定的棋。雅芳毕竟还要维持正常的运营,不可能让高管团队陷入真空状态,可以断定在宣布此事之前,他们已经安排好了后两步要走的棋,这其中就包括组建高管团队。”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龙赞告诉网易财经。
颠覆雅芳传统模式
1986年,台湾人高寿康带着10年工作经验进入完全陌生的雅芳;1992年,雅芳决定从台湾地区遴选一位本土的总经理,高寿康经过考察成为了接班人;1995年,高寿康成为雅芳台湾地区13年来第一位本土的总经理。
上任伊始,高寿康就遭遇了下马威,从1990年起连续保持60%成长率的业绩突然掉头向下,花费近半年时间讨论对策,却丝毫没有突破。
“企业忙于应付问题时往往漠视机会,雅芳在解决危机的同时,却看到了机会。”高寿康所称的机会,就是颠覆雅芳公司112年来传统做法,开发零售通路。
到1998年,来自零售通路的年营业额已经接近2亿元台币,并带动雅芳台湾地区的营业额在1997年达到30亿元台币的高峰。初见成效后,高寿康启动了另一个颠覆雅芳传统模式的改革——菁英发展计划,在保持其单层次直销系统及制度不变的情况下,引入了多层次直销,两年后,1000多位菁英每年创造的销售业绩已占总营业额的20%之多。
1998年,在台湾地区成功实施两大颠覆性策略的高寿康出任雅芳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,1999年被进一步提升为雅芳大中华区总裁及新加坡、韩国总裁。
同样是1998年,高寿康遭遇工作以来的最大挑战——中国全面禁止传销。高寿康随后将在台湾地区的做法引入雅芳中国,一举扭转了业绩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,当年地就发展专卖店400家,到2004年扩张为6000家,由专柜和专卖店销售出去的产品由0%变成100%,雅芳完全转型为一家走零售通路的公司,2003年销售额达到24亿元人民币。
2005年12月1日,中国直销市场正式开放;2006年2月22日,雅芳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,32个省的74家分支机构同时获得审批。在回顾自己获得牌照的体会时,高寿康称“不管企业有没有直销的经验,都要依照国家的规定,不要太贪心”。
2008年9月,在业界质疑雅芳何以在短短两个月内获得牌照时,曾任职由雅芳、安利、完美、南方李锦记、玫琳凯、如新、康宝来7家企业组成的“关注中国直销开放小组”的前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,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抓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在报道中称此事或与直销牌照有关。
新高管团队仍将本土化
对于继任高管团队的人员组成,雅芳中国公关部并没有透露相关细节,但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龙赞认为,新团队的人选仍将遵循本土化的原则。
早在高寿康进入台湾雅芳第一个月时,雅芳总部就考虑把业绩一直不见起色的台湾公司结束掉,最终的对策是通过业务管理层本地化寻求突破,事实证明收到了奇效。
“这次也是一样。高寿康在涉嫌贿赂方面犯的错误,并不能否认管理层本土化1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,而且,如果临时从美国总部调一个人过来,非但不能很快熟悉中国市场,还可能会给业务运营带来损害。权衡利弊,我认为雅芳应该是直接从内部提拔干部,其人选也早在公布四名高管休职前就已经确定。”龙赞说。
高寿康个人简介:
高寿康,中国台湾人,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数学系,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台湾国华广告、辉瑞制药、吉时洋行工作,1986年加入雅芳台湾,任行销处处长,1992年被选定为雅芳台湾总经理接班人,1995年接任雅芳台湾总经理,1998年调往雅芳(中国)有限公司工作,1999年起升任雅芳大中华区(包括香港、台湾)总裁,常驻广州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未标有“原创”的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本站。